中国有着无比灿烂的诗歌文化。凡中国人,不论身处何方,过着怎样的生活,几乎都能熟读“小桥流水人家”,能诵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。诗词在我们的生命岁月里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,给心灵以美的熏陶,给生命以丰厚的馈赠,给人生以深沉的激励。
4月24日下午,内江六中团委会与高二语文组共同开展了高二年级知行读书会——宋词选读。以词作桥,将我们带回宋朝,聆听宋代词坛百花齐放之声,感受宋代诗词妙趣横生之意。
“十年生死两茫茫。不思量,自难忘。”高二25班的同学以舞台剧的形式为同学们展现了苏轼对妻子的浓浓思念。同学们沉浸于其中,不仅看到了一个与平日不同的苏轼,更生动地感知了“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”的那份无奈。
来自高二4班的同学们以歌舞、朗诵的艺术形式将李煜在《虞美人》中恰似春水东流的愁思娓娓道出。春花开落、秋月圆缺到底何时才能了结?若问你的愁苦有多少?恰如一江春水不分昼夜,滚滚东流罢了。在台上同学生动地表演中,台下的同学们看到了李煜的内心世界,感受到了李煜的无尽悲哀。
每读一次诗,便会有新的感受。17班的同学用极富感染力的朗诵和古筝、笛子器乐为苏轼的《水调歌头》带来了新的诠释。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”一句体现了词人独特的人生感悟。
高二23班的同学带来的《宴山亭﹒北行见杏花》分享了一段破碎的帝王梦。她们以生动的表演将宋徽宗赵佶起起伏伏的一生搬上舞台。
少年自有少年狂,身似山河挺脊梁。高二8班为我们带来的诗歌赏析《江城子﹒密州出猎》告诉了我们少年不仅仅是代表一种年龄,更是代表一种精神。
不同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情怀与感悟。24班同学带来的《宋词三首朗诵》展现了青年岳飞的凌云壮志,中年苏轼的超然洒脱与暮年辛弃疾的心系天下。
像春风吹开了千树银花,又似满天繁星雨点般落下。高二13班带来的《青玉案﹒元夕》将辛弃疾元宵节寄托的政治失意展现的淋漓尽致。
“知否知否,应是绿肥红瘦”。李清照的内心世界在高二11班的分享中得以展现。
高二27班为大家带来的《钗头凤》为大家展现了晚年陆游的浓浓愁思,展现了一段悲苦的爱情故事。
腹有诗书气自华。我们用诗词荡涤灵魂,通过一声声诵读,感悟诗词精神;通过一本本图书,传承诗词文化。本次宋词选读活动虽告一段落,但诗词文化仍存于六中学子心中,让六中学子的学习生活充满诗意。
撰稿:学宣布
审稿:秦佳琪 陈涛